河蚌的做法 河蚌 河蚌的家常做法 河蚌怎么做 家常河蚌的做法 河蚌怎么做好吃 河蚌的做法大全 用河蚌能做什么菜

河蚌
河蚌的做法
河蚌原料介绍
河蚌,又名河歪、河蛤蜊、鸟贝等,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,是一种普通的贝壳类水生动物。河蚌以滤食藻类为生,常见的有角背无齿蚌、褶纹冠蚌、三角帆蚌等数种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湖水泊中有出产。河蚌肉质特别脆嫩可口,是筵席之佳肴。
河蚌适用人群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
1适宜阴虚内热之人食用,诸如消渴,烦热口干,目赤者;适宜妇女虚劳,血崩,带下,以及痔疮之人食用;适宜甲状腺机能亢进,高血压病,高脂血症,红斑性狼疮者食用;适宜胆囊炎,胆石症,泌尿系结石,尿路感染,癌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食用;适宜小儿水痘者食用;适宜炎夏季节烦热口渴时食用;
2蚌肉性寒,对脾胃虚寒、腹泻便搪之人忌食。
河蚌制作提示
1适合烧、烹、炖。
2剖取河蚌肉的窍门:先用左手握紧河蚌,是蚌口朝上,再用右手持小刀由河蚌的出水口处,紧贴一侧的肉壳壁刺入体内,刺进深度约为1/3,用力刮断河蚌的吸壳肌,然后抽出小刀,再用同样方法刮断另一端的吸壳肌,打开蚌壳,蚌肉即可完整无损的取出来。
3贝类本身极富鲜味,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,也不宜多放盐,以免鲜味反失,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。
河蚌食疗作用
味甘咸、性寒,入肝、肾经;
有清热解毒,滋阴明目之功效;
可治烦热、消渴、血崩、带下、痔瘘、目赤、湿疹等症。
河蚌相关内容
《日华子本草》:蚌,明日,止消渴,除烦解热毒,补妇人虚劳、 下血,并痔痿、血崩、带下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蚌,甘咸寒。清热、 滋阴,养肝,凉血,息风,解酒,明目,定。
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热, 肾衰,托斑疹,解痘毒,清凉止渴。
《本草衍义》:多食发风动冷气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多食寒 中,外感未清,脾虚便滑者皆忌。
河蚌营养成分
能量 54千卡 | 蛋白质 10.9克 | 脂肪 0.8克 | 碳水化合物 0.7克 |
叶酸 0微克 | 膳食纤维 0克 | 胆固醇 103毫克 | 维生素A 243微克 |
维生素B6 0毫克 | 维生素B12 0微克 | 维生素C 0毫克 | 维生素D 0微克 |
维生素E 1.36毫克 | 维生素K 0微克 | 胡萝卜素 0微克 | 泛酸 0毫克 |
核黄素 0.18毫克 | 硫胺素 0.01毫克 | 生物素 0微克 | 烟酸 0.7毫克 |
钙 248毫克 | 磷 305毫克 | 钾 17毫克 | 钠 17.4毫克 |
碘 0微克 | 镁 16毫克 | 铁 26.6毫克 | 锌 6.23毫克 |
硒 20.24微克 | 铜 0.11毫克 | 锰 59.61毫克 |
家常菜谱大全为您提供河蚌的做法,河蚌,河蚌的家常做法,河蚌怎么做,家常河蚌的做法,河蚌怎么做好吃,河蚌的做法大全,用河蚌能做什么菜,河蚌的制作方法河蚌别名河歪、河蛤蜊、鸟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