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杖的做法 虎杖 虎杖的家常做法 虎杖怎么做 家常虎杖的做法 虎杖怎么做好吃 虎杖的做法大全 用虎杖能做什么菜

虎杖
类别药食两用
菜谱收录 2 种做法
别名大虫杖、苦杖、酸杖、斑杖、苦杖根、杜牛膝、酸桶笋、酸杆、斑根、黄药子、雄黄连、活血龙
用量内服:煎汤,10至15克;或浸酒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药,或煎浓汁湿敷,或熬膏涂擦。
虎杖的做法
虎杖原料介绍
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。虎杖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,生于山沟、河旁、溪边、林下阴湿处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分株繁殖第2年采收,种子繁殖需3年后采收;春、秋季将根茎及根挖出,除去须根,洗净,晒干,鲜根可随采随用。
虎杖根茎呈圆柱形小段。外皮棕褐色,有纵皱纹及须根痕。根茎有节,节间长2至3厘米。质坚韧不易折断,折断面皮部薄,棕褐色木部占大部分,棕黄色,射线呈放射状;根茎中央有髓或呈空洞状,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以粗壮、坚实、断面色黄者为佳。
虎杖适用人群
孕妇禁服。
虎杖制作提示
1妇女血瘀经闭,痛经者,可单用煎服;或与当归、川芎等配伍。
2风湿痹痛,关节不利者,可与乌头、羌活、防风等配伍。
3疮痈肿毒初起未溃者,可单用鲜品捣敷,或与连翘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配伍,以增其清热解毒之功。
虎杖食疗作用
虎杖味苦酸、性平,归肝、胆经;
入血行散;具有活血散瘀,祛风利湿,解毒消肿的功效;
主治血瘀经闭,痛经,产后恶露不下,积聚,跌扑损伤,风湿痹痛,黄疸,泻痢,淋浊带下,疮疡肿毒,毒蛇咬伤,水火烫伤。
虎杖相关内容
虎杖茎约三尺,似杖,表面斑点似虎纹,故名虎杖。《纲目》云:“杖言其茎,虎言其斑也。”虎别称大虫,故亦称大虫杖。因其味酸苦,茎如竹笋状,故有酸杖、苦杖、酸桶笋等称,杜牛膝、黄药子、土地榆、雄黄连等,因其功用相似也。
虎杖营养成分
能量 0千卡 | 蛋白质 0克 | 脂肪 0克 | 碳水化合物 2.5克 |
叶酸 0微克 | 膳食纤维 2.5克 | 胆固醇 0毫克 | 维生素A 0微克 |
维生素B6 0毫克 | 维生素B12 0微克 | 维生素C 1毫克 | 维生素D 0微克 |
维生素E 0毫克 | 维生素K 0微克 | 胡萝卜素 0微克 | 泛酸 0毫克 |
核黄素 0毫克 | 硫胺素 0毫克 | 生物素 0微克 | 烟酸 0毫克 |
钙 17毫克 | 磷 32毫克 | 钾 204毫克 | 钠 0毫克 |
碘 0微克 | 镁 13毫克 | 铁 0.5毫克 | 锌 0.24毫克 |
硒 0微克 | 铜 0.04毫克 | 锰 1.23毫克 |
家常菜谱大全为您提供虎杖的做法,虎杖,虎杖的家常做法,虎杖怎么做,家常虎杖的做法,虎杖怎么做好吃,虎杖的做法大全,用虎杖能做什么菜,虎杖的制作方法虎杖别名大虫杖、苦杖、酸杖、斑杖、苦杖根、杜牛膝、酸桶笋、酸杆、斑根、黄药子、雄黄连、活血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