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的做法 葫芦 葫芦的家常做法 葫芦怎么做 家常葫芦的做法 葫芦怎么做好吃 葫芦的做法大全 用葫芦能做什么菜

葫芦
葫芦的做法
葫芦原料介绍
葫芦瓜,又名葫芦、蒲瓜、夜开花和大葫芦等,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瓠瓜的变种,茎蔓生,叶心脏形,互生,夏秋开白花,果实的形状因种类而异,具体的说又分为瓠子、葫芦、匏瓜(瓢葫芦)和扁葫芦几种。原产非洲南部。我国自古有栽培,现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。葫芦瓜是可消肿结、润肌肤的瓜菜。
葫芦瓜各地均有栽培,嫩果可供食用,老后不能食用。相对其他果蔬,营养价值较低。
葫芦营养分析
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,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同时,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能促进抗体的合成,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。 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,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,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。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,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,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,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,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。
葫芦适用人群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、高血糖、癌症患者多食。
葫芦制作提示
1葫芦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,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,食后容易中毒,烹饪前可舔尝,如有苦味,应弃而不用。
2葫芦瓜的食用法有炒、烩、做汤、制馅等,如辣炒葫芦条、葫芦烧肉块、葫芦汤等等。
3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,否则营养损失多。
4苦葫芦因含有过量的葫芦甙等苦素有毒物质,食后易出现呕吐叶、腹泻和痉挛等症状,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。
葫芦食疗作用
葫芦瓜性寒、味甘,入肺、胃、肾经;
具有清热利尿,除烦止渴,润肺止咳,消肿散结的功能;
主治水肿腹水、烦热口喝、疮毒、黄疸、淋病、痈肿等病症。
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、烦热、口渴、黄疸、疮毒以及肾炎、肝硬化腹水等症。另有润肌肤的优点,能抗病毒并防癌。
葫芦营养成分
能量 15千卡 | 蛋白质 0.7克 | 脂肪 0.1克 | 碳水化合物 3.5克 |
叶酸 0微克 | 膳食纤维 0.8克 | 胆固醇 0毫克 | 维生素A 7微克 |
维生素B6 0毫克 | 维生素B12 0微克 | 维生素C 11毫克 | 维生素D 0微克 |
维生素E 0毫克 | 维生素K 0微克 | 胡萝卜素 40微克 | 泛酸 0毫克 |
核黄素 0.01毫克 | 硫胺素 0.02毫克 | 生物素 0微克 | 烟酸 0.4毫克 |
钙 16毫克 | 磷 15毫克 | 钾 87毫克 | 钠 0.6毫克 |
碘 0微克 | 镁 7毫克 | 铁 0.4毫克 | 锌 0.14毫克 |
硒 0.49微克 | 铜 0.04毫克 | 锰 0.08毫克 |
家常菜谱大全为您提供葫芦的做法,葫芦,葫芦的家常做法,葫芦怎么做,家常葫芦的做法,葫芦怎么做好吃,葫芦的做法大全,用葫芦能做什么菜,葫芦的制作方法葫芦别名瓠瓜、长瓜、蒲瓜、夜开花、大葫芦